项目概括
本项目为某小区电梯井渗漏修缮工程,经我司技术人员现场调查分析,依据现场条件,发现问题如下:
1.在浇筑电梯井底板和侧壁部位时,混凝土的振捣不密实,导致底板垫层内部出现蜂窝缝隙,地下水压大时,地下水通过缝隙渗漏至防水层薄弱部位产生渗水;
2.底板防水施工时,现场多个工种交叉作业,成品保护不到位,导致钢筋或其他尖锐物破坏防水材料,防水层破损,引起渗漏;
3.在电梯井部位底板和侧壁防水施工时,卷材施工搭接边没有做到满粘接,卷材与卷材搭接部位不严实,地下水从基础底板穿过防水卷材搭接的薄弱部位,渗透过防水保护层渗漏进电梯井内部,导致电梯井内积水。
修缮措施
电梯井漏水主要是地下水通过压力由井外向井内渗透而来的,要解决电梯井漏水的根本问题,是加强电梯井防漏抗渗的能力。本工程采用“置换空间工法”,顾名思义就是把原来漏水的地方或存水的地方通过化学注浆的方式,把水用无机灌浆材料或有机化学灌浆材料来取代。换言之,就是钻孔排水,把原来的空间腾出来,然后进行化学注浆填充。这套工法在一些小型的地下空间是能解决很多棘手问题的。
材料使用
纳米生物灌浆堵漏材料,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核分子聚合物,即以少量的材料与大量的水混合,形成一种耐酸碱,耐腐蚀,高柔韧高弹性不透水胶体,可以起到“以水止水、防渗堵漏”的作用,施工过程中在专用注浆设备压力的推动下,能渗入水能渗透的缝隙,AB混合后瞬间发生量子固化反应,可把破损和空鼓的防水层及渗漏通道填补修复,并和混泥土里的毛细渗漏通道紧密胶联在一起,形成动态防水层,解决了结构伸缩,地基沉降等难题,从而达到堵漏治渗的目的。改变了传统灌浆材料施工繁琐、部钉太密、微细缝隙处不易流入、后期容易收缩,注浆设备不易清洗的缺陷。
施工准备
计划施工时,暂停维修电梯的使用,打开电梯门,设置安全围挡,对施工区域采取保护和隔离措施,技术管理、施工人员准备进场,综合治理施工技术交底。区域内施工工序完成要及时测量记录、汇报验收。施工资料存档备份。
工艺步骤
1.基层清理
排空电梯井底部积水及淤泥。用錾子将电梯井底板和底层电梯入口地面向上250 mm高度范围电梯井内侧墙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深度2-5 mm至新鲜、坚实混凝土。
<<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>>
2.漏水部位查找
2.1直接观察法:大多数点缝渗漏都可以直接查看到具体的渗漏部位;
2.2擦干观察法:用吸水的棉纱将渗漏处的水擦干,表面出现的湿点或湿线处就是渗漏点、缝;
2.3烘干观察法:如上述方法不能检查出渗水的位臵时,可用液化气烘枪或其它加热工具将渗水部位出烘干,干燥表面出现的湿点或湿线处就是渗漏点、缝。通常该方法用于面渗漏。在堵漏工程中准确的找出漏水点是施工的一个关键。
3.布孔及钻孔施工
施工操作人员从电梯井基坑的一测开始逐处将查找的漏点进行标注,布孔完毕后,紧随着的施工人员手持电钻根据标记在漏点旁3至100px处钻孔。具体孔距需由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经试验性试灌后确定,并可根据实际工程效果进行调整。
4.埋嘴
钻完孔的地方安装注浆嘴,安装时要尽量深设,只露出1至37.5px在墙外并拧紧。使灌浆嘴周围与钻孔之间无空隙,不漏水。
4.注浆施工
4.1注浆采用电动注浆机进行,并在注浆管的一端安装压力表,当注浆各孔段的进浆量小于5L/min,并达到设计压力后稳定10min,检查孔的吸水量每米小于1.0L/min时注浆结束,然后进行下一处的施工。
4.2注浆过程中,为了给材料有一定的反应时间,有时会采用点动的方式进行操作。即:开动注浆机几秒钟,关闭几秒钟,然后再开动注浆机几秒钟,往后循环。目的是让材料在针头位置有一定的反应时间,避免被水直接冲走。
4.3注浆堵水过程,操作时间以秒计算。中间过程还有加料,关水泵(水流变小后,部分水泵吸不到水,电机空转,有可能造成电机烧毁),开关不同设备等操作。瞬时劳动强度极大,需要多人工精确配合。任何一点配合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灌浆堵水失败。在正式操作前,需要将人员分工,各司其职,总控交由注浆手。材料需要准备齐全,水泵开关的位置需要搞清楚,便于迅速的关电源。小型的工具,比如T型套筒扳手,老虎钳,注浆针头,螺丝刀等需要提前准备到位,一旦注浆手需要,立即递送到位。
5.整体背防
注浆24H后,卸掉注浆钉,用刚性堵漏材料密封注浆孔,刮平及清除表面注浆液残留,并对整体维修面涂刷专用背水抗渗材料。整体背防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。为整个防水构造增加一道保险。
梯,阶也。中国已是世界上电梯保有量最大的国家,给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快捷便利的通道。而电梯井的渗漏却时有发生,其过程施工难度高、专业程度要求高,是电梯使用的痛点,也是建筑修缮市场的难点。
天下无漏建筑修缮坚持专业服务导向,以解决问题、满足需求为根本,不侥幸于低质量的苟且,不敷衍于平庸,不应付客户,坚守自己的道德红线,用严谨的匠人精神和专业技能,为客户提供滴水不漏的建筑修缮服务。
- END-